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H1N1 新型流感的認識與預防
一、甚麼是
H1N1
新型流感?
H1N1
新型流感
(
豬流感
)
原是一種於豬隻中感染的疾病,屬於
A
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為
H1N1
、
H1N2
、
H3N1
與
H3N2
。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美國以前即曾有人類感染豬流感之病例,但台灣未曾有豬流感病例。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
H1N1
病毒所引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研究顯示,
H1N1
新型流感的致死率約
0.4-1.6%
,且
WHO
警告,
H1N1
新型流感病毒仍有可能突變成更猛烈的病毒,在全球引起第二到三波流行。
二、
H1N1
新型流感傳染途徑:
H1N1
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
1
天到發病後
7
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三、感染
H1N1
新型流感之症狀:
人類感染
H1N1
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備註:人類感染
H1N1
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感染
H1N1
新型流感
90%
出現發燒,
84%
咳嗽、
61%
喉嚨痛的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症狀。但約
25%
會嘔吐或腹瀉
(
非季節性流感的症狀
)
。
四、 如何確定是否感染
H1N1
新型流感:
無法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
H1N1
新型流感,需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始可確認。若您有相關旅遊史、接觸史及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五、個人平時之預防措施:
(一) 遠離感染來源:避免前往
H1N1
新型流感發生地區。
(二)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洗手五時機:
1.
吃東西前
2.
照顧小孩前
3.
看病前後
4.
上廁所後
5.
擤鼻涕後
)
(三) 注意個人保健:規律運動、均衡飲食。
六、有呼吸道症狀時,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一) 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
(二) 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
(三) 如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
2
公尺以上距離。
(四) 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
(五) 生病時應在家休息,除就醫外,儘量避免外出。
七、如無法避免前往
H1N1
新型流感流行地區:
(一) 出國期間,請注意下列事項:
1.
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及至醫院探訪病人。
2.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若無法洗手時,可以使用含酒精(
60
%以上)的乾洗手液。
3.
旅途中若出現發燒等類似
H1N1
新型流感症狀,應戴口罩並儘快就醫。若為參加旅行團之旅客,請告知領隊,以便協助就醫及通報。
(二) 從
H1N1
新型流感流行地區返國時:
1.
旅途中如果出現身體不適,返國入境機場時請填交「傳染病防制調查表」,並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
2.
自
H1N1
新型流感流行地區返國後,請早晚量測體溫,並進行自我健康狀況監測
7
天。
3.
如果有類似
H1N1
新型流感的症狀,應立即戴口罩,通報當地衛生局協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1.
症狀
2.
旅遊史
3.
是否曾與
H1N1
疑似或確定病例近距離接觸。(文
/
洪俊彬藥師)
最後更新日期:10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