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孩提時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DHD與長大後躁鬱症的關係
近年來被診斷
ADHD
的小孩愈來愈多,其原因可能是環境變遷、大眾注意力增加、診斷方法提升等。
ADHD
與躁鬱症之症狀類似:焦躁、注意力不佳、活動力強、情緒反應大等。在過去的研究報告指出:成年人的精神病有
75%
在
18
歲以前就有徵兆
(15
歲以前超過
50%)
,依此推論成年人的躁鬱症是不是來自孩提時代之
ADHD
?也就是說
ADHD
是不是躁鬱症的預測分子?要知道此關聯性就要透過學術研究才能有根據的了解。
Duffy A.
從
1985
年迄今收集了已發表之前瞻性研究
Cohort studies
文獻共九篇,內容是關於
ADHD
與躁鬱症相關研究,然後再做
Meta analysis
,發現躁鬱症早期是以焦慮症及輕微憂鬱症
(in middle (P<.001) and later childhood (P<.001))
為主的呈現,之後伴隨注意力缺損及行為問題,其中男孩多破壞性行為
disruptive problems
,女生多為內化性問題
internalizing problems
,如焦躁及思考障礙,而
disruptive problems
與家庭的高壓力
(P<.01)and
及低社經地位
(P<.02)
有相關。憂鬱症母親的孩子比躁鬱症母親的孩子有更嚴重發展中的精神疾患。躁鬱症之青少年期其執行功能與注意力問題都降低。孩提時期認知功能缺損與將來之躁鬱症有相關,但
ADHD
卻無關聯性
(6%
躁鬱症母親會有
ADHD
的孩子,但健康母親的孩子亦高達
5%)
。而一些研究指出:雖然躁鬱症母親的孩子無法和
ADHD
畫上等號,但其早期社會心理及學校課業的能力並不遜於正常家庭,而優於憂鬱症母親的孩子。
總而言之:孩提時期
ADHD
並無法預測長大後的躁鬱症,亦即
ADHD
並無軌跡
trajectory
指向躁鬱症
(
雖然它們症狀很像
)
。此篇研究顯示:
ADHD
與躁鬱症具獨立性,但獨立性間亦有些關聯性,由以下五點說明:
1.
他們都有高的破壞行為障礙。
2.
他們家庭中精神病理學一般負擔
general burden of psychopathology
較常人重。
3.
他們家庭都有較高的一致性
intactness
及社經地位。
4.
對鋰鹽有反應之躁鬱症母親,其孩子都有較高的
ADHD
。
5.
注意力缺損及認知功能障礙為共通的問題。至於他們之間更詳細的關係,猶賴日後研究來解決。躁鬱症為一多元性的診斷
heterogeneous diagnosis
,但本質上
diathesis
為一重複性的病程
a recurrent illness course
,而非慢性化
chronic course
,就像
ADHD
一樣,躁鬱症被期待為一典型發展疾患
a typic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
。
(
文
/
張義宗主任
)
參考文獻: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ADH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a review of prospective high-risk studies.
Duffy A.
Am J Psychiatry. 2012. Dec 1;169(12):1247-55.
最後更新日期:103.01.24
檔案下載:
孩提時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DHD與長大後躁鬱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