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認識代謝症候群
一、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是指血壓、血糖偏高及血脂異常等,一群代謝危險因子群聚現象,為國人新興的健康議題。
二、代謝症候群發生的原因?
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與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型態不正常有關,包括:吃的多
(
大魚大肉
)
、
動的少
(
看電視、使用電腦時間過長
)
,導致熱量過剩、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粗,進而使身體中胰島素產生阻抗,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血脂不正常
(
尤其是三酸甘油酯
TG
偏高、好的膽固醇
HDL-C
偏低
)
等變化,因而產生代謝症候群。
三、怎麼判斷是代謝症候群?
20
歲以上,如果符合下表所列危險因子的一項,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國民健康局並於
2007
年
1
月修訂最新代謝症候群定義,
5
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
3
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腰圍
waist (
腹部肥胖
)
男性
≧
90 cm
;女性
≧
80 cm
血壓
(BP)
上升
收縮壓
≧
130 mmHg
舒張壓
≧
85 mmHg
空腹血糖值
(Fasting glucose)
上升
FG
≧
100 mg/dl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上升
TG
≧
15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過低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
四、代謝症候群有什麼可怕?
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則是俗稱的「三高」,都會導致全身性血管的硬化與阻塞,造成許多的併發症,如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腎臟病變、眼睛病變、以及各種一般人難以想像之問題,造成病人的失能與殘障,也造成家庭及社會的沉重負擔。
五、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
ㄧ
)
預防勝於治療,代謝症候群的預防以改變生活型態為主。
(
二
)
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油炸食物與烘焙高點所含的飽和或反式脂肪,易提高患者心
臟病的風險。
(
三
)
飲食要把握低鹽、低糖、低油、高纖的原則,多吃蔬菜及適量攝取水果,避免加工和油
炸的食物,肉類方面則儘量以白肉取代紅肉。
(
四
)
培養規則的運動習慣,盡量達到每天有
30
分鐘的中強度體能運動,如騎腳踏車、快走、
走樓梯等。
(
五
)
晚上
11
前入睡,睡眠不足、晩睡或不好睡都會影響新陳代謝,長期下來容易讓膽固醇升
高。
(
六
)
還要保持理想的體重,避免肥胖。
(
七
)
學會放鬆減少壓力,壓力荷爾蒙大量分泌後遺症之ㄧ是促進膽固醇合成。
(
八
)
有抽菸的病人更是一定要戒菸,抽菸除了同樣會導致血管的硬化與阻塞,還會影響肺功
能,增加癌症的發生率,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最後更新日期:10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