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洗手的重要性
一、
洗手的目的:
(一)去除手上的污垢,防止由醫療人員的手部微生物造成院內感染的傳播。
(二)避免致病菌的傳播,增加感染之機會
(三)預防雙手污染及皮膚的感染。
(四)減少病患和醫療人員之間的交互感染。
(五)保護病患、也保護醫療照護者。
二、
正確洗手方法包含下列五個步驟:
(一)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
(二)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
20秒。
(三)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四)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污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
乾淨,或用擦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
(五)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三、
洗手的注意事項:
(一)最好使用溫水:攝氏38-42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二)去除手部首飾:如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難以完
全洗淨。
(三)要使用肥皂:效果比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
(四)時間30秒:全部的洗手時間至少約需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五)沖洗乾淨:在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須保持比較向下的姿勢,以避免水逆流回
未洗的手肘部位。
(六)使用擦手紙: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細菌,易將洗淨的雙手沾上
細菌。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
剛洗淨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
7.指甲須剪短:洗手不能忽視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及指關節等,
指甲縫並須隨時保持清潔。
最後更新日期:10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