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邊緣性人格之病理生理學:催產素之角色
邊緣性人格約佔總人口數之
1-2%
,其中
6%
住院,
10%
在精神科門診。邊緣性人格有三大病理生理學:
1.
情緒失調:常有極端負向情緒以及在極爽和極差情緒擺盪。
2.
行為混亂:衝動、激進及無法解決問題之行為
3.
人際關係敏感:對人的看法常有選擇負向之傾向,人際功能失調。
邊緣性人格源自於早年和照顧者依附關係之解組
(disorganization)
與矛盾
(ambivalence)
,因而有情感不穩定
(affective instability)
之發展,而催產素系統
(Oxytocinergic system)
和邊緣性人格、混亂的親子依附關係以及早年困難治療
(early life maltreatment)
有極大關係,其中人際關係的敏感和大腦突出網絡
(salience network)
有相當大的關聯,所謂突出網絡就是整合感觀、情緒及認知之整體功能,扮演著當內外刺激來臨時有適當生物行為反應之重要角色。突出網絡主要位在下皮質
(subcortical structures)
,杏仁核及腹側紋狀體
(ventral striatum)
和黑質
(substantia nigra)
與腹側蓋區
(ventral tegmental area)
。
情緒失調
(Affect dysregulation)
與前額葉
(prefrontal)-
邊緣系統
(limbic)
網絡
(circuitry)
之關係:邊緣性人格在島狀
(insular)
有較強神經活性,在舌下潛前帶狀皮質
(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及前額葉後側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亦有較低的活性。在負向情緒裏,邊緣性人格有較低的前額葉底區活性
(orbitofrontal cortex activity)
、有較小的杏仁核、海馬回及扣帶回
(cingulate gyri)
,以及其前額葉與邊緣系統都有改變。
同理心及情緒的感染性
(emotion contagion)
與腦迴路的關係:邊緣性人格在同理心上減少了顳葉活性,但增加杏仁核與體感覺層
(somatosensory cortex)
的活性,而且對杏仁核在過度控制下,降低了對負向或威脅的社會刺激的過濾情形。
不信任以及不良社會回饋經驗與中腦邊緣迴路
(mesolimbic circuitry)
之關係:不信任與缺乏合作是邊緣性人格的核心缺失,此緣自於因沒安全感的依附關係而導至孩提時期之經常無效的治療經驗、不安全感以及不良被對待。維持合作關係、修補破裂及寬恕的困難,和其對前島皮質
(anterior insular cortex)
的改變有關。
異常情感痛苦過程
(abnormal affective pain procession)
:邊緣性人格在壓力中會減少痛苦過程,主要在杏仁核與扣帶回連接的背側前額葉
(dorsolateral profrontal cortex)
之去活化,以及其不良自我傷害之適應模式受到其感觀的拉扯而形成的。
催產素調節社會刺激表現
(oxytocinergic modulation of salience of social stimuli)
:催產素促進社會刺激的認知,尤其是臉部表情,也能減少社會威脅及憤怒的暗示,以及調節腦部突出網絡同時,減少在側及背杏仁核對恐懼臉孔之反應但增加快樂表情之活化。
催產素之情緒調節:主要藉由前額葉至邊緣系統來運作,催產素在社交焦慮症減少中前額葉及前扣帶回之神經活性,以及減少腹側及後側前額葉的活性,此與情緒調節有很大關係。催產素在社交焦慮症可減少恐懼,而在社交恐懼症中增強連接杏仁核與喙前扣帶回連結功能,使之改善。
催產素對社會報酬經驗之調節:高密度催產素接受器
(receptor)
在杏仁核腹紋狀體及伏核
(nucleus accumbens)
等報酬腦
(reward brain)
發現,它加強了學習健康、經濟報償及正向溝通,而減少衝突的討論。
催產素與同理心:催產素在腹蓋區
(ventral tegmental)
及伏核作用,增加對親密夥伴的吸引,以及對邊緣性人格在社交互動裏增加與熟悉的人聯結。催產素增加同理心的能量
(
僅對情緒的同理心,而非認知的同理心
)
以及情緒的共享。
催產素與情感痛苦過程的調控
(oxytocinergic modulation of affective pain procession)
:催產素藉由
endocannabinoid
在下室丘及神經垂體合成及釋放,而邊緣性人格在血清有較低的
endocannabinoid
,而
endocannabinoid
扮演催產素
抗痛覺過敏的關鍵角色
,所以催產素可調節邊緣性人格情緒與行為。
催產素與邊緣性人格:催產素減少邊緣性人格不舒服情緒及對社會壓力之可體松反應
(cortisol response)
,增加信任與合作之反應,但對正常人無此反應。超過
90%
邊緣性人格顯示與人不安全感的聯結,催產素在高焦慮及低逃避的族群增加其合作行為,但對高焦慮及高逃避族群減少合作行為,對憤怒臉孔減少逃避的反應以及降低對威脅高過敏的反應。催產素藉由減少後杏仁核高活性而降低社會威脅暗示注意力的偏差。
催產素效應是通過突出迴路而調節社會過敏
(social hypersensitivity)
及威脅過敏
(threat hypersensitivity)
。通過前額葉至邊緣迴路來調節不穩定的情緒。通過中邊緣迴路調解社會報酬經驗
(social reward experiences)
。通過
cannabinoid
系統調節異常情感痛苦過程。催產素通過減少社會威脅過敏改善社會認知及增強社會支持及報酬經驗,進而提升了心理治療的效果,加強了父母在社會心理處遇的效果以及照顧嬰兒品質,並扮演了阻止邊緣性人格早期對治療的不良反應。張義宗主任
(
文章源自於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最後更新日期:106.02.06
檔案下載:
邊緣性人格之病理生理學:催產素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