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指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一群代謝危險因子群聚現象,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疾病發生前的警訊。
二、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
1.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遺傳因素約佔20%。
2.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3.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與過量飲酒習慣的人容易有代謝症候群。
4.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血糖上升,長時間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
三、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
20歲以上成人,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1項的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有3項(含)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危險因子:
1. 腹部肥胖:男性≧90cm(35吋半)、女性≧ 80cm(31吋半) 。
2. 血壓上升:收縮壓≧ 130mmHg、舒張壓≧ 85mmHg或服用降血壓藥物。
3. 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服用降血糖藥物。
4. 三酸甘油脂上升:三酸甘油脂上升≧ 150mg/dl或服用降三酸甘油脂藥物。
5. 高密度脂蛋白少: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四、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ㄧ)保持理想的體重,避免肥胖。
(二)學會放鬆減少壓力,壓力荷爾蒙大量分泌後會促進膽固醇合成。
(三)睡眠不足、晩睡,都會影響新陳代謝,長期下來容易讓膽固醇升高。
(四)抽菸會導致血管的硬化與阻塞,還會影響肺部功能,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五)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油炸食物與烘焙高點所含的飽和或反式脂肪,易提高患者心臟病的風險,飲食要把握低鹽、低糖、低油、高纖的原則,多吃蔬菜及適量攝取水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肉類方面則儘量以白肉(雞肉、魚肉)取代紅肉(豬肉、牛肉、羊肉、鴕鳥肉)。
(六)培養規則的運動習慣,盡量達到每天有30分鐘的中強度體能運動;如騎腳踏車、快走、走樓梯等,每週至少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