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站導覽
:::
:::
衛教專區 > 自殺防治:同心協力防自殺
自殺行為是全球性不分國界的議題
,每年全世界眾年齡層的死因分析中,自殺仍然位居前
20
大主要死因,每年因自殺而死亡的人數高達
80
萬人,即每
40
秒就有一人自殺。
每一個生命的逝去代表著某些人失去他的伴侶、孩子、父母、朋友或同事,據統計每一起自殺事件的發生約有
135
人面臨到強烈的悲痛等相關影響,這相當於每年約有
1.08
億人深受自殺行為的影響,而自殺行為包括自殺、自殺意念和自殺企圖;而每起自殺事件的發生,其實意味著被害隱藏著
25
位自殺企圖者,以及更多曾有強烈自殺意念者。
2017
年台灣自殺死亡人數為
3,871
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6.4
人,較去年上升
2.5
﹪,位居國人死因第
11
位,說明我國仍為
WHO
定義之中度自殺盛行區域。男性死亡率約為女性兩倍,自殺方式前三位依序為『吊死、勒死及窒息之自殺及自傷』、『以氣體及蒸汽自殺及自為中毒』,及『以固體或液體物質為自殺及自為中毒』。若以
2018
年
1-7
月全國自殺通報數據之統計分析,國人整體自殺原因以『感情
/
人際關係』最多,其次為『精神健康
/
物質濫用』,排名第三為『工作
/
經濟』。通報單位類型以『醫療院所』為最大宗、其次為『警消單位』,及『衛生所』。
自殺是綜合遺傳、心理、社會、文化及其他危險因子等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有時更結合了創傷或失落經驗,並非單一危險因子可以解釋其發生率之變異。
我國自殺防治策略,分別為指標性
(indicative)
、選擇性
(selective)
、及全面性
(universal)
策略,策略的制定與宣導涵蓋全國民眾,建立民眾對自殺防治的認識與參與感,目前針對全國性自殺行為的通報及自殺關懷訪視乃獨步國際,在
2006-2011
六年通報系統中,自殺行為個案有接受關懷訪視者較未接受關懷訪視者,再次自殺企圖行為減少約
50
﹪,而再次自殺死亡率降低
36.4
﹪,說明自殺行為者經過通報後,自殺關懷訪視員啟動訪視關懷及後續追蹤管理及轉介,已具成效。
自殺是可以預防的,而你我正是自殺防治的關鍵
!
身為社會的一員,作為一個孩子、一個父母、一個朋友、一個同事或是一個鄰居,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與作為,提高對自殺議題的關注,教育自己或他人關於自殺的成因與警訊,同理與關心社區中正面臨壓力的夥伴,當面對有情緒困擾的人時願付出關懷,願意伸出援手,拯救生命。因此只要大家多一份關心,多用一點心聆聽,對發出自殺警訊的人伸出援手,人人都可以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為自殺防治做出貢獻。
(
文
/
臨床心理科潘威富主任
)
最後更新日期:107.09.26
檔案下載:
自殺防治:同心協力防自殺